在煎熬的等待中,2022年一建考试成绩终于公布了,我怀着万分忐忑的心情查询了成绩,看到分数的那一刻,真的很激动,两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,真的应了那句话:功夫不负有心人!
回想复习备考的那些日子,确实比较辛苦,但是通过这次考试,让我明白了:这个考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,难的是久离课本再重新拿起书的过程,难的是要有一颗必过的恒心。这是一场勇气毅力、心理素质、方法技巧和运气的“战斗”,面对的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
现在我把自己备考过程分享一下,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备考的同事和朋友们。
首先,要树立明确的目标,这是内在动力。就我自己而言,以前根本没有考虑过考取一建,因为觉得自己不是做现场管理的,也不会去当项目经理,也觉得自己工作挺忙,还要照顾家庭,没有时间、没有精力,导致没有考试的内在动力。但是作为一名建筑工人,即使不直接管理现场,但各方面的知识是相通的,专业的学习,能让自己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,另外集团、领导对一建考试的重视和大力支持,让我有了考取的动力。2020年,疫情伊始,集团公司给每个员工提供了预科学习的机会,通过那段时间的学习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当年就报考了一建考试。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考过,也只想着先试一下,也就没有参加后续培训,自行买了真题资料进行练习,竟然顺利地通过了经济与法规,管理只差了2分,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备考信心。因为一建考试必须在两年内通过,在增加信心的同时,也让我倍感压力,因为我明白,实务对我来说才是最难的,如果不能一次通过,将重新开始,那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,也是在那一刻,我更加坚定并明确了必过的目标,这种压力也是我必须通过考试的动力。
其次,在确定目标后,要针对自己的情况,制定可行的计划,并立即付之行动。我是在2020年考试成绩公布后,就立即制定了备考学习计划,因为我知道实务课程是我的弱项,必须要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。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必须要坚持,要是抱着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的心态必然是行不通的,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、可行的、持续的学习计划,要尽量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。因为上班期间有工作要做,下班回家还要照顾家人孩子的生活,我所利用的时间就是:上下班路上、午饭后、孩子睡觉后的时间以及每天早起的一小时,要确保每天都挤出时间去学习。制定计划容易,贵在坚持不懈地实施计划;记忆也是反复的,常常会边学边忘,需要温故而知新,反复持续地学。
再次,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在此说一下,我觉得仅靠自己看书,要想通过考试,很难,尤其是实务课程。因为书本上知识点很多,我们平时又有工作要做,靠自己看书再归纳总结不太现实,最好还是跟着老师学,老师会帮我们总结重点、难点,这样学起来有针对性。公共课程,我的学习方法是精讲课及冲刺课均认认真真地学一遍,历年章节真题一定要独立做,切忌边做边核对答案,可以听完一个章节的课程,做一个章节的历年真题练习;等到全部课程学完后,再集中练习,通过核对答案,找出自己的薄弱点、易错点,再进行强化练习;公共课程知识点重复率很高,历年真题做懂了,通过基本没有问题。再说实务课程,公共课是实务课程的基础,学好了公共课,实务中的计算题、进度题以及招投标题目等相对就容易理解,计算、进度、索赔等题目重在理解,多做类似的题目,学懂了也就不觉得难了。实务课程有50%以上是需要记忆的,这个没有捷径,如果你不是现场管理人员,就要靠多读多记,即使是现场管理人员,也要学习用规范的语言去答题;要反复听老师的讲课,一直坚持到考前;抄写也是很有必要的,我们现在经常用电脑打字、学习,但考场上是要靠笔杆子的,小时候常听老师说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”,一定要避免“眼高手低”。读一遍记不住,就抄一遍,完了再闭上眼睛默诵;总之实务要背诵的知识点,一定要多读、多写、反复读写;另外,实务课本的通读,也很有必要,恒重考点每个老师都讲到,我们只要平时多听、多读、多写就能记住,但是,近年来实务考试越来越趋于细化,也有好多老师讲不到的,通过通读课本,也许不经意间看到的就是考点;实务考试,需要有一定的运气,但更多的还是靠自身实实在在学到的,要实打实的付出时间去学习,学的时候要绝对的专心。
在此,我也非常感谢集团公司以及领导同事对我们备考者的大力支持!最后,我想说的是,学习是非常枯燥的,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学习效果不好想放弃的时候,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就想想当时为什么报考,既然已经学这么久了就要坚持下去,否则谁为你的学习买单?年复一年,失去的不只是宝贵的时光,还有你错过的生活。只有经历过痛苦的坚持,才会收获美好的幸福。熬过这段时光,你想要的终会如约而至。